恨天不留忘年友

恨天不留忘年友

——陈正统县长百日祭

祝毅

编者按:

          陈公正统先生系原巴中县第九届人民政府县长,原巴中县第五、六、七届政协主席,因病医治无效,于2013年6月11日逝世,享年82岁。先生一生清风两袖,诗书盈怀,秉公慎独不徇私利,颇受百姓称道爱戴。逝世后,仅有的存折上只余有二千元人民币,而他的医疗卡上的医疗费一分钱未动,日常生病就靠自己的退休金支付,他说尽量不要给政府讨麻烦。这是怎样的君子遗风?!这是如何的高风亮节?逝者远去,风范长留。本刊特编发巴州区政协原主席先生纪念文章,以致对先生的追慕和景仰!

         原巴中县第九届县人民政府县长陈正统同志,走完了他八十二年的人生旅程,于二零一三年六月与世长辞。正统县长生前遗嘱:“丧事从俭,不设灵堂,不搞遗体告别仪式,不开追悼会。”看到这份遗嘱,我不仅眼泪夺眶而出,这就是老县长!在生命的最后时刻,仍然保持着一个老党员、老干部崇高的精神境界。那几天里,我常常屏窗遥望云天,哽咽无语,四十年往事历历在目。

         整整四十年前,一九七三年初秋的一个晚上。原巴中县兴隆乡党委书记张久珍派人通知我,代乡党委写一份工作汇报。说恩阳区委书记陈正统来乡检查工作,明天早上就要材料。我熬了一个通宵,第二天早餐前交给了他。正统同志边吃饭边看材料,看完后问我:多大年龄,什么文化,家庭情况等,然后他不紧不慢地说:“你很年轻,有点文化基础,要好好学习哦。”说完,就招呼我吃饭。我当时觉得,他待人和气,没有架子,很尊重人。普普通通的几句话,让我增加了暖意,这第一面的印象,让我一直记住到今天。

         一九七五年至一九七九年春,我在他直接领导下工作了四年。此后,便众生交往,至成忘年。是我平生敬重学习的好领导,好老师,好榜样。

          正统县长是一个为政清廉的人。他在乡、区、县主要领导岗位上工作四十余年,不贪不占,清正廉洁。一九七九年四月赴任巴中县委副书记时,我帮他整理行李,仅仅四个纸箱,其中一箱是衣物等日常生活用品,三箱书籍。装在县长来接他的吉普车后座上就拉走了。今年去世后,家属在整理遗物时发现,存折上仅有二千三百元活期存款。正如他在《退休》一诗中所写的那样,“孜孜六十总先忧,七品当休即便休,且看马翁审计后,清风两袖一头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  正统县长是一个酷爱学习的人。他在旧社会读了八年私塾。参加革命工作后,常常手不释卷,拼命学习。他的案头上、床头上、公文包里都有书,点滴时间都挤来学习。刚接触他时,对他入厕时间很长百思不解,后来才慢慢知道,入厕时,他不是带书就是拿报,所以时间很长。爱学习使正统县长知识渊博,眼界高远。搞农村工作时,他是农村的行家里手;搞城市工作时,他是工业和城市问题的半个专家;即使退休后修桥铺路,他也几乎成了半个道桥专家。难怪当时巴中县几位专业人才十分佩服老县长的专业知识,在他面前常常五体投地。年过古稀后,他仍然学而不厌,对新知识、新事物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。写诗文,撰史料,玩手机,发短信,样样不落后于时代的脚步。

         正统县长是一个慎独慎为的人。慎独是老县长的人生信条,他终生坚守,从不逾矩。在职时,他做到了,退休后,他也做到了;在大事上他做到了,在小事上,他也做到了。记得八十年代末期,他已退居二线,在巴河大桥建设指挥部担任指挥长。他吃住在工地,精心管理,大桥竣工时,节约资金一百多万元。县领导让指挥部和有关人员发奖金,但老县长坚持把节约资金用于加宽一号大桥人行道,县委主要领导支持了他的建议。现在,走在一号大桥宽阔的人行道上,不少当年的亲历者还说起这件造福百姓的好事。

        正统县长是一个终生勤奋的人。在乡、区工作的时候,他常常夏戴草帽冬打伞,走遍辖区内的村村社社,与老百姓同吃同劳动。调查研究深,农村情况熟,政策水平高,解决问题的办法多。担任县长时,常常熬夜加班,甚至通宵不眠。他的讲话材料,都是自己动脑动手,很少由秘书代劳。记得他在恩阳区担任书记时,常常白天下乡调查督查,晚上回区后,在九点左右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兼寝室,同坐在一张桌子上,他口述,我记录,记录一页,打字员拿去打一页。第二天会议前,材料装订好就用。担任县长期间,仍然保留自写讲话材料的习惯。退休后,他先后担任巴广路、唐巴路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,巴河大桥、柳津桥建设指挥部指挥长,退而不休,亲历亲为。年逾七旬后,又主持校注清代《巴州志》、旧《巴中县志》,发挥余热,勤奋终生。他的友人兼同事,原区人大副主任张儒朝给他撰写的一副寿联,正是他一生勤奋的真实写照。联曰:官至七品,慎于思治,勤政为民当公仆,何曾有一日自在半日闲;年逾六旬,退而不休,修桥铺路行善举,依然是三更灯火五更鸡。

        正统县长是一个情趣高雅的人。退休前,正统县长没有多少娱乐活动。他休闲的最好方式,就是与友人诗词唱和。他认为:“诗,可以陶情育德,可以悦心提神,可以坚定信仰,可以激发斗志,可以歌颂鞭挞,可以戒儒警顽,可以乐山乐水,可以交友联谊,可以简明记事,可以倾吐心声。”因而他从少年读书老师的命题习作开始,终生笔耕不辍,共写诗词六百余首。今年春节时,他还兴致勃勃的写了两首诗:

“(一)祥龙舞罢蛇登场,大地春回又吐芳。亿众奋圆中国梦,新风新政领征航。

   (二)不羡琼楼不羡权,无缘美水与欧山。诗书伴我度清昼,忘了悲欢忘了年。”

       我拜读之余,感慨万千,去电话贺年后,本想原韵唱和,奈才疏学浅, 未能成篇。今年初春,老县长在医院病榻上又写了三首诗,短信发给我,正酝酿唱和不料噩耗传来,老县长驾鹤西去。每念至此,常常无语凝咽。在他走后的三天中,我悲思难抑,勉强成篇,学写悼念诗三首,现抄在下面作为小文的结束,并表哀思。

“其一:早春病榻曾赋诗,五月初痊写新词。恨天不留忘年友,泪洒神州登天时。

   其二:忆昔教诲语谆谆,老骥良驹共驰骋。而今淡月照孤影,风范重逢又何人。

   其三:幼读孔孟即爱诗,病中忧唱竹枝词。谁校荒野寂寥客,唯有新翻杨柳枝。”

社会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

原巴中县老县长、县政协主席陈正统同志所著诗集《慎独斋诗词选》脱稿,我有幸首先拜读,深佩意境深邃清新,语言质朴明达,诗风沉郁淡雅,其忠于党,热爱祖国之言表,犹如一颗丹心跃然纸上,诚不失一卷难得的好书。

诗歌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。正统县长毕生致力于党的农村工作,长期担任乡、区、县的主要领导。他深入实际,勤于思考,使其诗作在多个层面上反映了群众的心声,时代的特色。概其要义,具有以下四个特点:

一是志存高远,终生进取。“安得倚天抽宝剑,一枭玉帝平民怨”。“他年得展凌云志,管教穷生变富生”。“哪计荣辱生死事,丹心一片付人民”。“任凭冷露重重浸,难湿云天一片香”。“青山不老我不老,绿水无闲我不闲”。“余霞能艳中天景,创业何妨鬓半衰”。“一生耻伍闲花草,最喜入方济众康”。其经邦济世之志终生不渝。二是忧国忧民,针砭时弊。“黑板集尘粉笔怨,课堂长草青蛙狂”。“富者盛宴满画阁,穷人躲债隐深山”。“猪饥牛瘦儿啾怀,巧妇愁眉对灶台”。“有否隆中再一对,除奸治乱解民忧”。其忧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。三是关注时事,忠党爱国。“子弟兵开解放炮,巴山人改秦之裳”。“暮接征书夜整装,五千青壮赴南江”。“岁月不留伟人步,长使我辈意怆然”。“香江浪涌百年恨,新界月思举国圆”。“沧桑未改炎黄骨,妈祖又敲华夏钟”。“雪灾地震两空前,国难兴邦众志坚,百折不挠前进步,依然奥运与航天”。其忠党爱国之情发于胸臆。四是胸襟开阔,达观清廉。“且看马翁审计后,清风两袖一头牛”。“宝殿无灯凭月照,山门不锁待云封”。“门无冠盖自然静,家有顽孙足遣闲”。其淡薄名利之态溢于词情。这四大特色,既是《慎独斋诗词选》的闪光之点,也是中华民族之魂的体现。

诗歌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学艺术。正统县长爱好古典诗词,终生锲而不舍,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躬耕诗坛,写下了精华诗章,其作品以极为凝炼的笔墨,烘托出极为深邃的意境和宽广的情蕴。行文简洁沉郁,想像奇特新颖,平仄对仗工稳,语言质朴明达。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遣词造句,都显示了其娴熟的艺术功力,实现了景致与情怀、现实与历史的和谐统一,自然而然地从多种角度折射出其馨香的品德和高洁的志向,凸现了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艺术把握,其精神粮食之醇,文化内涵之丰,使人受益无穷。

《书》曰:“诗言志,歌咏言。”哀乐感于心,而歌咏之声发。“古有采诗之官,王者所以观风俗,论得失。”诗歌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,《慎独斋诗词选》如是。

来源:巴中新闻网 作者:祝毅

劳动 品味创新的硕果

· 2014-01-01 ·

劳动创造硕果。平凡的青年劳动者中,有你,有我,有他,将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内涵,将创造性的工作方式带到重点工程建设,用最新医技减轻患者病痛,用新的教育理念影响学生,这些创新的劳动比品味硕果的那一刻更加甜蜜。

中学教师陈艾平 带领学生不断超越

提起巴中市第二中学陈艾平老师,不少同事和学生评价:“他是一位追求创新、不断超越自我的好老师”,“陈艾平是个点子多、有激情的老师”。

陈艾平老师认为带着知识走向学生,只是“授人以鱼”,带着学生走向知识,才是“授人以渔”。因此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,时常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,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。

经过多年的教育,陈艾平坚持针对各类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,尽量协调各科间的平衡关系。根据成绩不一的学生、偏科严重的学生,进行侧重点不一样的教学。他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,定期组织学生开展“主体班会”、“登山比赛”、拉练、班级运动会以及主体班会等。他认为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很重要,每年他都会带领全体师生争创市级优秀班集体,“要么就不做,要做就做到最好”,是陈艾平最常说的一句话。他所带领的班级,班干部都必须经过报名、参加竞选演讲、回答学生老师提问、同学投票以及述职等几个环节产生,这些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最好的办法。

来源:巴中日报 作者:韩梅